低碳轉型下,建筑節能工作更為重要。建筑運行消耗大量能源,從而產生碳排放。來自化石能源帶來的碳排放,作為建筑運行能耗的直接碳排放,主要產生于燃燒天然氣、液化氣用于炊事、生活熱水、分散采暖等;來自消耗二次能源電力帶來的碳排放,作為建筑運行能耗的間接排放。
來自可再生能源能夠全部或部分替代建筑能耗需求的能源消耗,通過換算可作為建筑運行能耗的碳減排量,可以直接抵消建筑領域的碳排放量,為建筑領域碳排放作出直接貢獻。
我國建筑節能在碳排放達峰的貢獻主要體現為:“早達峰、壓峰值、壓翹尾”。建筑節能工作需要繼續提高能效、降低能耗的同時,創新思路、開拓應用、統籌協調、多措并舉,將碳排放納入整個工作體系,使得建筑領域碳排放有跡可尋、有法可計、有數可查。未來建筑領域早日實現碳達峰碳中和,不能“舊瓶裝新酒”,更不能“改頭換面另起爐灶”。
因此,做好碳達峰必須堅持建筑節能優先。
總體思路是:必須在提高建筑能效的同時,著力提高可再生能源應用比例。
低碳轉型下建筑用能現狀
從2009年到2017年,我國建筑規模不斷增長,建筑總體強度溫和增長,其中,建筑運行用能板塊分別呈現:公共建筑用能強度下降、居住建筑用能強度上升、農村用能強度增長和北方建筑采暖強度顯著下降的趨勢,建筑運行用能總量仍呈不斷增長趨勢。
2017年,我國建筑規模總量約620億平方米,建筑運行商品能耗8.6億噸標準煤,二氧化碳排放總量達到19.06億噸。其中,間接碳排放14.29億噸、直接碳排放4.77億噸。
根據歷年發電量中水電、火電、核電等占比情況測算歷年集中供熱碳排放因子,同時結合公開發布的原煤、天然氣、液化石油氣等化石燃料二氧化碳排放因子,與建筑能源結構耦合計算2009-2017年我國建筑運行間接二氧化碳排放量(含電力和集中供熱)和直接二氧化碳排放量。我國建筑運行二氧化碳排放總量從2009年12.64增長到2017年19.06億噸標準煤,增長約51%。
建筑節能工作將繼續實施建筑用能消費總量和強度“雙控”,有利于壓低碳排放峰值。基于近年來的建筑規模、用能強度增長的情境下,預測建筑領域二氧化碳排放達峰總量為33.6億噸;在低碳轉型下,建筑規模、用能強度下降的情境下,預測建筑領域二氧化碳排放達峰總量為28.5億噸。可以看出,低碳轉型下,建筑用能總量、二氧化碳排放量峰值將顯著降低。
以上就是三水智能化三水智能化整理的“做好碳達峰必須堅持建筑節能優先,低碳轉型下建筑節能具有重要意義!”相關內容。三水智能化能耗監測系統是為耗電量(空調用電、照明用電、動力設備用電等)、耗水量(建筑用水)、耗氣量(天然氣量或者煤氣量)、集中供熱耗熱量、集中供冷耗冷量與其他能源(可再生能源、煤等)應用量的控制與測量提供解決方案,通過在建筑物、建筑群內安裝分項計量裝置,實時采集能耗數據,并具有在線監測與動態分析功能的軟件和硬件系統。助力建筑實現碳達峰碳中和!
掃碼添加微信,一對一咨詢產品、免費報價
公共建筑節能改造方案優勢:可管理性 同時支持網絡監視和控制兩方面能力,能監視控制到網絡主要設備:...
1. 全棧技術能力 多協議兼容:支持DALI2.0、KNX、0-10V等12種調光協議; 數字...
1. 全棧技術能力 跨系統協議兼容:支持與市面上的主流品牌設備對接; 數字孿生預驗證:3D建模...
1. 商業綜合體場景 痛點:能耗成本高、設備管理復雜 改造方案: 智能照明系統實現感應照明(...